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,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。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,是坚定、踏实、精益求精的代名词。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,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。
当下,“中国制造”正在向“中国智造”强力迈进,我们要补上“工匠精神”这一课,让它为中国腾飞,做出积极担当。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本职工作,每天不停的重复的工作,每个人都会厌烦,觉得工作没有一点挑战性,都是会累,都会抱怨,工作忙,工作苦,这工作不归我管……从而我们会慢慢变得马虎、懒散等等,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,可是发生之后,更多的事情还是等着自己来踏实务实的解决。
“欲速则不达”告诉我们,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,太强调“快”和“立竿见影”,注定会留下粗糙、浮躁的印记,无法让人永久记住。因此,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:不贪多求快,不好高骛远,不眼花缭乱,不惜精力,不怕费事,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,不轻言放弃,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,艰苦磨练,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,走向精致。比如“大国工匠”胡双钱,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,“在车间里,他从不挑活,什么活都干,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、难件,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”。
我虽然从事监理这个行业并不久,但也从最近的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。一位从业多年的同事曾经告诉过我‘生活不是为了工作,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’,这句话虽然简单,但是却蕴含着深刻含义,弘扬工匠精神,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,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,也为自己谋求更好的生活品质。
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多久,在近期的工作中没有太多出彩的表现,但近期的工作让我明白必须要始终牢记图纸,熟知各类规范。精益求精,才能缔造优质的产品,认真务实才能修建一流的公路,一丝不苟,才能建成牢固的桥梁,这就是“工匠精神”。
摒弃浮躁、宁静致远。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心境的从容淡薄:外边的世界很热闹,自己却不轻易盲从;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,自己却坚守“初心”,一切“走心”,像田野一样安静,像诗歌一样平和。“静能生慧”,“静能生乐”,所以,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,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。让技术发展,由浅入深,不断飞跃。“大国工匠”毛腊生,是给导弹铸造外衣的人,在现实生活中,却“很无趣,甚至连个爱好都没有,有时甚至连表达都成问题”。“39年,他只做了一件事——读懂砂子,铸好导弹”。他将“木讷”当做淡定,将“无趣”当做安静,浮躁少了,当然就能造就技术的辉煌。
精致精细,执着专一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有云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;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在技术竞争、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,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,“差不多的思维”要不得,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,止于轻薄、肤浅和粗糙。发展思想不精细,产品就上不了档次。所以,我们要有 “人有我优”的技术追求,选定一个目标,努力用一生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,精心打造,永不放弃,不遗余力,精益求精,甚至用强迫一样的思维,让技术和产品“从99%到99.99%”的过程中,迂回推进,不厌其烦,努力坚守,把每一个生产产品,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、耐心打磨。久而久之,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、震撼效应。
如若人人都有“工匠精神”,“中国智造”、“中国品质”,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。(付豪)
工匠心 中国梦